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种植业的雅称是什么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种植业的雅称是什么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古代农业雅称?
古代把农业叫做农桑。
农桑泛指农业生产;种地与养蚕。旧时 江南以农桑为业。
“农桑者,衣食之根本来源,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根本前提和基本物质基础”。农耕衍生出中华文明的文化源头和最为质朴的文化范畴——农桑文化。
古代跟农业有关的名称?
汜胜之书》
西汉时期重要的农学著作,一般认为是世界现存最早的一部农书。主要内容包括耕作的基本原则、播种日期的选择、种子处理、个别作物的栽培、收获、留种和贮藏技术﹑区种法等。
《齐民要术》
大约成书于北魏末年,是中国杰出农学家贾思勰所著的一部综合性农学著作,也是世界农学史上最早的专著之一,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该书记述了黄河流域下游地区,即今山西东南部、河北中南部、河南东北部和山东中北部的农业生产,盖述农、林、牧、渔、副等部门的生产技术知识。
《农桑辑要》
由元王朝司农司撰写的一部农业科学著作。孟祺、畅师文、苗好谦等参加编写及修订补充,成书于至元十年 (1273年)。选辑古代至元初农书的有关内容,对13世纪以前的农耕技术经验加以系统总结研究。
《王祯农书》
由元代农学家、农业机械学家王祯所著。它兼论中国北方农业技术和中国南方农业技术,在前人著作基础上,第一次对所谓的广义农业生产知识作了较全面系统的论述,提出中国农学的传统体系。元朝统治中国97年,时间虽不算很长,但却在我国农学史上留下了三部比较出色的农学著作:一是元建国初年司农司编写的《农桑辑要》,此后有《王祯农书》和《农桑衣食撮要》。三书中尤以《王祯农书》影响最大。
《农政全书》
成书于明朝万历年间,徐光启所著。《农政全书》按内容大致上可分为农政措施和农业技术两部分,而其中又贯穿着一个基本思想,即徐光启的治国治民的“农政”思想,这是《农政全书》不同于其他大型农书的特色之所在。
《授时通考》
中国清代官修的综合性农书。清乾隆二年(1737),由总裁鄂尔泰、张廷玉奉旨率词臣40余人,收集、辑录前人有关农事的文献记载,历时5年,于乾隆七年(1742)编成。书名中的“授时”出自《尚书·尧典》“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时”,表示由朝廷“敬授民时”的意思。本书除辑录历代农书外,还征引了经、史、子、集中有关农事的记载达427种、插图512幅,其中有不少材料十分珍贵。
古代农业雅称三个字?
贵本。
古代一直是重农而轻商,旧时有一个常用的重要雅称为“贵本”,即重视根本的、重要的东西,亦特指重视农业。《荀子·礼论》:“贵本之谓文,亲用之谓理,两者合而成文,以归大一,夫是谓之大隆。”意为重视根本是讲形式,重视实用是正名分,二者的统一才是美好与兴盛。
古代把农业叫做农桑。
农桑泛指农业生产;种地与养蚕。旧时 江南以农桑为业。
农桑辑要中国元代初年 大司农司编纂的综合性农书。成书于至元十年(1273)。其时元已灭金,尚未并宋。正值黄河流域多年战乱、生产凋敝之际,此书编成后颁发各地作为指导农业生产之用。
农业十一月的别称?
11月古称谓是:
十一月在古代的叫法为“冬月”,又称之为辜月、畅月、后十月以及仲冬。月份的简称为“月”,是历法中的一种时间单位,自古以来,都是以月相的变化周期作为一个月的“长度”,一个月的“长度”大约是29.53日,也就是约等于30天,学名叫做“朔望月”。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种植业的雅称是什么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种植业的雅称是什么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