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现代化种植业的条件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5个相关介绍现代化种植业的条件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怎样实现农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的条件,目标是什么?
1、提升自主创新和成果应用水平,强化建设现代农业的科技2、强化对农业保护和投入力度,完善建设现代农业的政策.3、调整结构和创新经营方式,夯实建设现代农业的产业体系
农业现代化的标准?
1.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基础;
2.生产技术科学化是农业现代化的动力源泉;
3.农业产业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内容;
4.农业信息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技术手段;
5.劳动者素质的提高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决定因素;
6.农业发展可持续化是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农业现代化主要需要?
农民是农村最丰富的人力资源,如何把规模庞大的农民群体从“人力资源”转化为“人才资源”,将决定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方向和进程,毫无疑问,要破此题,对农民开展教育培训是最好的办法。
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标准?
(一)规模适度。集中成片规模打造现代农业产业园。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面积原则上不低于5万亩,不超过20万亩,其中核心区不低于1万亩;区县级现代农业产业园面积原则上不低于3万亩,其中核心区不低于5000亩。
(二)产业突出。有明确清晰、相对集中、优势明显的主导产业1—2个,覆盖产业园面积达到50%以上,主导产业产值占产业园总产值的50%以上。围绕主导产业,有2家以上龙头企业带动,农产品初加工转化率达到70%以上,加工业产值与农业总产值比达到2.5∶1(或二三产业产值与农业总产值比达到3.5∶1)。
(三)要素集聚。有2家以上科研单位为技术支撑,新型职业农民占农业生产经营者比例达到20%以上,农业科技贡献率达到65%以上。农业机械化率、信息化水平分别高于所在区县平均水平5%和10%以上。土地产出率和劳动生产率高于产业园所在地区平均水平30%以上。水、电、路、网络等基础设施配套完备。
(四)机制创新。“三权”分置改革等各项改革全面深化,水利基础设施等产权明晰。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率达到60%以上,农户参加合作社的比例达到70%以上,主导产业80%以上实行产业化经营。产业园管理方式创新,有适应产业园发展要求的管理机构和开发运营机制,形成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的建设管理方式。
(五)绿色发展。全面实施“一控二减三基本”,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80%以上,农用薄膜全部回收处理,亩均化肥和农药施用量比所在区县平均水平低30%以上。产业园内农产品抽检合格率达到99%以上,绿色、有机、地理标志农产品认证比例达到80%以上。产业园核心区和拓展区内农村人居环境全面整治,村容村貌得到明显改善。
(六)增收显著。创建形成合作制、股份制、订单农业等多种利益联结模式,村级集体经济年经营性收入达到5万元以上,产业园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高于当地平均水平20%以上。
在目前形势下有条件的地方实现农业现代化非常重要吗?
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农业停止不前;仍处于落后壮态;土地不治理,配套设施不全;实现机械化困难,因田块多而小,落实一户一田只是一句空话种植混乱,有阁荒的栽树的;建房的,搭棚的挖塘的等等在加上根价太低农资高农民生活很难提高只有实现现代化才能改变这一落后面貌;说的不对之处请批评指正
当然非常重要。这关系着一个地方未来的经济发展和人文发展走向。
实现农业现代化,中国年年都出台许多政策扶持经济发展比较落后的农村,但碍于种种现实原因,比如农村的人口老年化、年轻人才流失等现实原因,各项政策实施起来相对缓慢,且效果一般,但那些能量产粮食的地方,比如东北地区,基本上已经实现了农业现代化的生产。
如东北,地大物博,生产的大米、玉米、苹果、冬枣等蔬菜粮食都远销全国甚至世界各地,如果但靠人工去操作的话是实现不了的,必须机械化生产才能达到农业大省的地步。
如果一个小地方,有人或有政策扶持说要进行农业现代化生产,当地人一定要抓住机会去配合和实现,不要因为一些自私的原因,比如土地分配等问题而去抵抗,长远来看,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好处实在太多了,一能使分散的土地集中起来利用生产,二解放农民的双手去做更多的事情,三能带来更高的生产总量,四能带动整个地区的经济发展。
总之,如果有条件去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话,就请好好抓住机会吧。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现代化种植业的条件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现代化种植业的条件的5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