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高中地理对种植业影响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高中地理对种植业影响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中国的地理位置对我国的农业发展有什么影响?
有利条件农业:大部分地区位于季风气候,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作物生长;夸经纬度多,形成多个气候区,有利于农业的多样性;地形复杂多样,有利于发展立体农业。
经济:海岸线较长,东南沿海地区经济发达,海上交通便利,沿海地区对外贸易便利;
农业与地理环境个因素的相互联系怎么理解?
您好,我叫蒲江丑哥。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
题主所提的问题我举个例子谈谈自己的看法。
以我的家乡为例,本人家乡在成都市蒲江县。区域位于东经103°19ˊ至103°41ˊ和北纬30°05'至30°21ˊ之间,海拔500m~800m,地貌以平坝、低丘为主。区域气候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6.2℃,平均降雨量为1201㎜,空气相对湿度85%,日照时数1034.7小时,常年无霜期307天;土壤主要为紫色土,土壤肥力较高,土壤质地为中壤土,耕作层有机质含量≥15g/㎏,pH值6.0~7.5;水资源丰富,水质纯净清澈,无污染。森林覆盖率50.8%,地表水达到国家Ⅲ类水域标准,空气质量优于国家Ⅱ级标准,有“绿色蒲江·生态新城”之美誉。所以我家乡以盛产红心猕猴桃(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不知火又名丑柑(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耙耙柑学名春见(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为主。茶业,樱桃等经济作物。
而同在四川凉山等山区交通,水源不太方便地区也只能种植核桃等林木为主了,再比如没汶川以盛产脆红李和车厘子闻名全国
而在广东等地经济作物则以桂圆,荔枝,芒果等亚热带水果为主了,平源地区水稻可种植二季,这也是南方一大优势。
海南等热带气候就已盛产菠萝蜜和椰子而闻名。而山东的气候则更适合于苹果的生长。江西赣南的脐橙。福建的蜜柚。等等。正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所以说农必须要根据当地的气候,地质地理条件而进行种植。而不要盲目种植,其他不适宜品种。比如说在南方水果,你拿到北方,连树都不能生活,哪来的收成呢?
大家可以在评论区说说自己家乡有什么特产作物
在农业生产方面,种养殖业都与地理环境有直接的关系,任何农产品种植品种都与地理地质,气候条件,管理技术等有关。中国是农业大国,自古就有农业二十四节气,也就是做农业是要根据时间段种植效益才高。什么物种在什么气候条件下种植很重要。那就关系到产量,品质好坏的问题。所以就有耐热抗寒植物的物种之别。作为踏实懂农业生产的人,如果是根据当地的地理环境,气候特点搞种养殖,什么物种可用,什么时间可实施。那可达到很好的效果。人为的改变会有事倍功半,甚至失败的结局。因地制宜,因时而作。我是这样认为的,因为我是个农村人。
为什么不同时期地理环境不同农业发展也不同?
(1)早期:河流、湖泊和沼泽分布较广,地势平坦,土质黏重。受地理环境的限制,耕作农业发展缓慢。
(2)农业社会:①船作为交通工具被广泛使用,稠密的水系为扩大交通联系提供了天然水道。 ②随着农业生产工具的改进和生产技术的改良,多水而质地黏重的土壤不再成为耕作业的限制条件,农业生产得到较快的发展。③随着我国历史上人口从北方至南方几次大规模的迁移,人口越来越稠密。④优越的气候条件还使得长江三角洲成为我国主要的桑蚕和棉花生产基地。
(3)农业社会后期:①工商业的发展使人口、城市密集,耕地面积减小。②耕地被分割得很破碎,不利于机械化的推广,粮食商品率低。③今天作为全国“粮仓”的地位已逐渐让位于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在全国棉花生产中的地位也比不上新疆南部和华北平原。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高中地理对种植业影响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高中地理对种植业影响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