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牧区畜牧业发展方向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牧区畜牧业发展方向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牧区畜牧业于农区畜牧业的区别?
一、牧区畜牧业: 我国的牧业畜牧区有: 西北畜牧业区、西北干旱、半干旱牧业区、青藏畜牧业区和青藏高原牧业区。
1.分布:北部、西北部干旱、半干旱地区和青藏高原 2.主要畜牧类型:围牧,轮牧 3.生产方式:放养 4.主要产品:皮、毛、肉、奶等 5.优势:水草丰富,气候宜人,有丰富的天然草场 二、农区畜牧业 1.分布:东部种植业发达的地区 2.主要畜牧类型:围牧 3.生产方式:圈养 4.主要产品:肉、奶、禽蛋(全国肉类95%以上和鲜奶的80%以上来自农区,禽蛋和禽肉更是主要有农区的。
) 5.发展畜牧业的优势条件:自然条件适宜,阳光充足,温度适宜、水分充足,适合植物生长,为牧区提供大量秸秆等饲料;物质基础好,机械化程度高,交通运输方便,市场需求大;广大农民具有从事畜牧业生产的经验和技能等。
牧区畜牧业和农区畜牧业的区别主要在于养殖方式不相同。牧区的畜牧业一般都是草原放养,可以说成本比较低,产量比较大,管理的比较简单。
而农区由于土地的限制,一般都是圈养畜牧业,所以使用饲料的多,家畜活动范围小,管理更加精细一些
从干湿状况看我国畜牧业主要分布在?
如果总降水量,从东到西,从南到北逐渐减少,降低。
各个地区不同的气候类型,它是难以比拟的。如上海和北京比上海多,但在整个上海或以上的降水在北京比北京夏季降水是必要的。
根据气候干湿程度,将全国划分成(湿区,半湿润区,半干旱和半干旱地区)4个干湿区
/>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对比关系,中国可以划分为湿润,半湿润,半干旱和干旱4个干湿区类型的。
①湿润地区。主要分布在东南部,东部和东北部省份,降水量800毫米以上的降水量比蒸发,空气湿润,森林的自然景观,适合水田农业的发展。地区
②半湿润。包括中国北方平原,东北平原,黄土高原,青藏高原东部和东南部。多年平均降水量400-800毫米,水资源短缺,森林和草原的自然景观,适当发展旱田农业,但不稳定的生产条件。
③半干旱地区。主要包括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和青藏高原。年降水量为200-400毫米,和代表的自然景观,草原,农业需要灌溉的发展,适合畜牧业的发展。
④干旱地区。包括新疆,内蒙古高原西部和青藏高原西北部。年平均降水量为200毫米,空气干燥,沙漠中的自然景观。充分利用山的冰雪融水和地下水资源,解决灌溉问题,将农业和畜牧业发展。
从寒湿状况来看,我国的畜牧业主要是分布在干旱半干旱地区,以及比较特殊的青藏高原地区。如果说降水量小于400毫米大于200毫米就是半干旱地区,如果说降水量小于200毫米就是干旱地区,这两个地方如果说没有水源就不能发展种植业只能是发展畜牧业。
青藏高原由于海拔高气温低,种植业不利于成熟,可以发展高寒畜牧业。
中国四大牧业区?
新疆牧区、青海牧区、西藏牧区、内蒙古牧区
我国一共有四大畜牧区,分别为:新疆牧区、青海牧区、西藏牧区、内蒙古牧区;这四大牧区分布的位置不同,所以相对的气候条件、地形条件也是不同的,而培育出来的羊的品种也不同。
1、内蒙古牧区
内蒙古自治区是我国最大的牧区。它东起大兴安岭,西至额济纳戈壁,面积88万多平方公里,草原面积13.2亿亩约占全国草场面积的1/4,全区生长着各种牧草近千种。牛羊肉产量居全国第二,牛奶产量为全国第四,绵羊毛、山羊毛及驼毛产量居全国第一。
2、新疆牧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是我国第二大牧区,草原面积12亿亩,其中可利用的7.5亿亩,占全国可利用草场面积的26.8%。草场类型多样,牧草种类繁多,品质优良,给多种畜类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主要畜牧名种有:细毛羊、羔皮羊、阿勒泰大尾羊、和田羊、伊犁马等。
3、西藏牧区
西藏自治区是我国最大的高寒草甸草原畜牧区,草场面积约8亿亩,在全国居第三位。由于自然条件高寒,草场质量以藏东南的山地峡谷较好,主要畜种有藏牦牛、藏羊、藏马等。其中改良绵羊有10多万只,改良黄牛2000多头。
4、青海牧区
青海牧区草场面积为10.8亿亩,可利用的草场青海省为5亿亩。青海有牦牛近500万头,占全国牦牛总数40%,奶的乳脂率比一般奶牛高一倍多,是我国牦牛头数最多、质量最好的省份。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牧区畜牧业发展方向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牧区畜牧业发展方向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