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业自主改革事项报告,畜牧业自主改革事项报告范文

栏目: 畜牧业 编辑: 农业网 浏览量: 0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畜牧业自主改革事项报告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畜牧业自主改革事项报告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四川乡镇畜牧兽医站怎么改革?

四川乡镇畜牧兽医站的改革主要涉及管理体制的改进、基础设施的建设、以及法规体系的完善等方面。以下是具体的改革措施:

畜牧业自主改革事项报告,畜牧业自主改革事项报告范文

改进基层畜牧兽医管理体制:

自2006年起,四川省全面启动了兽医管理体制改革工作,旨在解决乡镇畜牧兽医站长期处于“自收自支、自负盈亏”的状态,导致人员工资、工作经费无保障的问题。通过多方调研和积极协调,建立了基层动物防疫经费保障机制,明确要求将公益性乡镇畜牧兽医站人员的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实行“收支两条线”,有效保证了基层的经费来源。

此外,还采取了村聘村用的方式设立村级防疫员,由县级财政给予一定补助,在基层畜牧兽医站的指导下,协助做好本村动物免疫注射、消毒和疫情观察工作,有力地补充了乡镇畜牧兽医站防疫力量的不足。

加强基层畜牧兽医站基础设施建设:

在农业部和国家发改委的大力支持下,四川省的2360个乡镇纳入了国家2006-2008年乡镇兽医站设施建设项目,共投资3.01亿元,切实有效地强化了全省基层防疫设施建设。

完善法规体系:

四川省出台了一系列法规和办法,如《四川省〈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实施办法》、《四川省〈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实施办法》等,初步形成了基本适应动物疫病防治工作需要的法规体系。

同时,建立健全了省、市、县兽医行政管理、动物卫生监督执法和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三大工作体系,加强了基层动物防疫公共服务机构建设,理顺了乡镇畜牧兽医站管理体制。

乡镇畜牧检疫执法改革?

以人为本,围绕主业,加强疫苗管控,防止瘟疫肉类流入市场;降低和免除注射疫苗费用,减轻老百姓负担;定期召集农民防疫和饲养等知识培训,提高农民养殖技术能力,增加农民收入。

2021年乡镇兽医站怎么改革?

2021年四川省乡镇兽医站由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管理改为乡镇政府管理。乡镇兽医站是基层的事业单位,在2013年乡镇事业单位改革时将兽医站合并到乡镇农技推广服务中心,由县农业农村局直接管理。2021年将乡镇农技推广中心划为乡镇政府管理。

基层畜牧兽医站怎么改革?

畜牧兽医站是乡镇七站八所之一。过去主要是负责给乡镇各村屯的家畜防疫检验、诊疗阉割等事项,随着时代的发展,其工作职责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已由过去单一的防疫诊疗拓展为融合动物及动物产品的检验检疫、畜牧产品安全、兽医兽药、动物饲料及添加剂等与畜牧兽医相关的产品服务与监管于一体的职能体系。其机构性质也由过去的全民所有制机构,发展为国家机构编制部门认定的事业单位(1996年开展三定),少部分参公,绝大多数都列入公益一类事业范畴,由财政全额拨款供养。管理方式实行条块结合的双重领导,人财物接受上级农业农村局管理(原畜牧兽医局在2018年党政机构改革中已并入农业农村局),行政事务接受乡镇管理。有部分地区已下沉职能将畜牧兽医站划入乡镇机构管理范畴,农业农村局只负责业务指导。

从职责来看,乡镇畜牧兽医站除了动物防疫等服务职责外,有一个很重要的任务就是对乡镇畜牧兽医及其衍生产品的监管,具有一定的行政执法职责,按照机构改革的要求,应该列入参公管理的范畴。但实际上受乡镇机构和编制的限制,多数乡镇畜牧兽医站都没有参公,而是作为公益一类事业单位行使行政管理及执法职责,存在明显的混编混岗现象,因此长期以来都有将乡镇畜牧兽医站参公的呼声,至今都没有实现。

目前,随着乡镇机构改革的推进,不少地区的乡镇畜牧兽医站已经被列入改革目录,将其职能一分为二,一部分职责主要是指动物防疫监管职责划入乡镇综合执法大队,人员和编制随职能转隶,实行综合执法;其余职责全部并入乡镇新成立的农业农村服务中心,从事公益服务职责,不再保留畜牧兽医站单独机构设置。这是农牧业相对欠发达地区畜牧兽医站改革的情况。如果是农牧业比较发达的地区,多数仍保留了乡镇畜牧兽医站的设置,并进一步强化了机构和职责,有的还列入了参公管。地情不同,机构设置不一,具体要看当地实际情况。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畜牧业自主改革事项报告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畜牧业自主改革事项报告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相关推荐:
  1. 在线咨询
  2. 医院预约
  3. 价格查询